卢云标

艺术网站
网站首页 | 艺术简介 | 艺术展厅 | 艺术家相册 | 书画知识 | 名家点评 | 展览记事 |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
艺术简介
卢云标

  卢云标,1972年出生在浙江温州雁荡山。号:雁荡山人,书法师从刘恒,何昌贵,李彬等。国画师从张佩,王树立,李辉等国画家。现为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研究学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才中心艺术委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会员。(详细介绍)

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
·惠州市永安助学慈善会
·慈善拍卖征稿启事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
·【152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51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50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49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48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47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46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145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专场8】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44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43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42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41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40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39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38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第136期】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
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
 
名家点评

卢云标——书画情缘

发表时间:2013/5/21 18:49:47    

      这是第二次见卢老师,第一次去在去年,是他出第一本作品集的时候。今见卢老师,画艺又精进了很多,只能以进步神速来形容,他还告诉说,“他可能在这三年里都会处于眼高手低的现状”。而他的第二本作品集画册将出来,这是他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总结。

  卢云标他国画山水先学李晓东,张佩等现代名家,后学黄宾虹,龚贤,元四家,八大山人,石溪,石涛,吴昌硕等古人佳作,集百家之长为自用,最近作品应用黄宾虹的理论,在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上应用自己的思想技法,以有自己的风格,作品让人感觉雅致深远,格调高,自然。笔墨流畅,喜随意性笔而作,逸笔草草,尽透灵气。山水总是近看线墨淋漓狼藉,仿佛不成物象,然一定距离赏之,则山峦林木俨然,层峦茂树,气象万千,真若遥睹佳山胜水,又兼云烟变幻,泉瀑飞悬,满纸生动,概乎言之,其用虚留白之功不可没也,更惊其行笔之沉,之苍,之雄,其用笔之浑,之润,之厚,那画面的流动感,流动的笔墨,流动的线条,连同那流动的云烟交融汇聚成一股跳动的气韵,这气韵又构成不可揭制的动律感。并相互对峙,纠缠,透叠,衔接,最后又复归于平和,含蓄,于荒率自然中流露出宁静淡泊,并不断幻化出幽远奇特,意趣怏然的艺术境界。

  观其作画时状态,而不是平常的画画,完全是一种书写,书写心中的山山水水。卢云标生于山间,长于山间,他爱山水起源儿时10岁,卢云标说:“清楚记忆着是在小学三年级,学校组织春游写作,地址自然是家乡雁荡山景点,时间三天,那时交通无汽车,大家集体排队步行,可能是旅游心情的区别,一路上完全被家乡雁荡山的山峰奇特、雄伟、多姿,秀丽瀑布,大龙湫高达190米奔泻之优美而深深吸引。曾暗暗发誓,有一天俺要把心里的山山水水画出来。自此,俺就喜欢上了山山水水,大自然的神秘”。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长大,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曾经常外出做生意,几乎足迹走遍半个多的中国大地,观察了各地的山水风貌,始终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期间也经常观察很多画家画的雁荡山山水,总觉得没有画出他心中雁荡山的那种山水精神来。

  由于要为生活奔波,一直把心底这份对山水的崇仰深深的埋在深处,但它总是不间断地出现,所以在为奔跑期间,总是喜欢结交书画之类的朋友,2008年终于福灵心至,组织50多位名家共创了百米奥运书画长卷,为的就是能吸取众家所长,以后学画作基础,提高视觉。

  自此后,就下决心去学书画,书画同缘,学画画先学书法,以书法作为国画的功底,然后学画就省力多了,期间受张佩老师的点拨起了很大的作用,看了王树立老师和李辉老师的墨色,再后来接触刘怀勇和范扬等他们作品,一直后来接触何加林,陈平他们用的宿墨,再观宾虹作品之墨色,觉得宿墨画是黑,干后过灰欠黑亮。经过摸索在宾虹的“五笔七墨”中,自己悟得两墨一笔,“六笔九墨” 九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重墨法和无墨法。何为重墨是在淡墨处加点重墨,起画龙点睛协调平衡作用,使宿墨法不至于发灰感觉。重墨是取于宿墨沉淀下来之墨汁,特别黑亮的效应。何为无墨法既是洗笔之清水,墨色几乎接近无,以此水处理画面可以带来整个画面的动感,水过的流动痕迹,完全体现笔墨之流动性,可使画面处于活的状态,增强整体性,以卢云标的感悟说,墨色和画品有很直接关系,品雅在于调墨水的熟练操作有很大的关系,画面的墨气在于画笔的水分含量的控制,这必须要熟能生巧,心中有数,才能使画面的墨韵高雅。一笔为飘叶法,飘叶法是著名书法家陈羲明老师想的名,是卢云标和陈老师在一起搞活动的时候,观看卢云标作画时,积墨法独特,象叶子飘落时那样洒脱飘逸,陈老师故帮其起名为飘叶法。

  在学画期间卢云标几乎过目宋,元,明,清,近现代的大部分名家画册,细读画理,画论,画史记。他喜宾虹之笔墨意,喜龚贤之积墨,八大之简,元四家之理论。爱倪瓒之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俺以为应取山水之精神,而非山水之外形,俺觉得现在很多提倡写生论,写生论没错,但应不写山水之外形,应写山水之精神,山之气质,山之内在美。应不求外应求内,雨前山,雨后山,雨时山,早时山,午时山,晚时山,无云山,云起山之变化。这是需要对山水的长期处于山间观察体会才能悟得,不是一天两天的写生所能得之。写生应求山之气魄,而非山之形。要作心中之山水,非眼前之山水。要写山之精华所在,有取有舍,知黑守白,虚实相隔,放松自然,超强的随意性。无法度中自成法度,那种法道自然,逸笔草草的境界。作品追求清正高雅文人气息,落笔时让人处处感受到透露的灵气。求意境深远,以自娱自乐的心境来抒发画家个人的感情观和审美观的情趣为目的的层面。这才是中国山水画的追求大道方向。

  现学山水只求多写生,多练习,法古人,师造化,崇品学。希望有一天能画出心里的真山真水,实现小时梦,虽然画时不随意,也是自己的一分心声。所以作画总能给我带来自娱感,在自娱中寻找方向,寻找山外之山,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自娱中,寄托于山山水水中,处于身临其境的感受。

 

 


 
 
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
杨延文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600